(资料图片)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下大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强调“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既是实现搬迁群众脱贫的需要,也是实现搬迁群众市民化的需要。要对搬迁群众充满感情,从培训就业、文化服务、公共设施、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易地移民搬迁群众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要大力促进就业。坚持扶志扶智和扶技扶业相结合,帮助搬迁群众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不断扩大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就业收入。要推动产业发展。将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立足当地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真正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要加强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完善一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新老居民共享公共服务。要构建和谐社区。完善社区治理、重视人文关怀、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搬迁群众对新社区、新居住点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要加强基层党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易地扶贫搬迁来讲,完成搬迁建设任务只是第一步,后续扶持是更为重要、更艰巨的任务。作为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我们要把增加搬迁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增强搬迁脱贫群众和安置点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攻方向,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罗安宇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庞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