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扁都口景区广场跳起欢乐的锅庄舞。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6日电 (王晓泾 邓永德 史婷)“给你一个浪漫的夜晚,你想要去哪里放松?”
“我想跟我爱的人吹着山谷的风,围坐篝火旁,感受夜晚的静谧;还想带着孩子流连古城,听听传统戏曲,品尝特色美食,全身心地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资料图】
虽已立秋,但酷暑仍未消散。持续的高温天气,也使得“避暑游”持续火热。张掖市民乐县扁都口休闲旅游区海拔2700米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气候凉爽宜人,风景秀美迤逦,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空调”、生态“大氧吧”,成为了众多国内外游客避暑度假的优选地。
民乐古城景区内,县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夜幕降临,当地民众热情地升起篝火,主动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奉上特色的民族服饰,一起在熊熊燃烧的篝火边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氛,古朴、热情的民族音乐伴着升腾的火焰,映红了游人的脸庞,使他们忘却了生活的疲惫,尽情地沉浸其中,体验独特的文化氛围。
“出发前我们就在网上做了攻略,看到网友推荐了甘肃民乐的扁都口,我们就安排好行程过来了。”来自陕西的游客韩女士说道,“我们白天在油菜花地里骑马拍照,在溪水边烧烤野炊,夜间与当地居民围‘炉’夜话,品尝了他们的特色美食,还深入地了解了当地文化,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
近年来,民乐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文旅发展格局,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民乐古城、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村、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文旅项目,创建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5个。同时持续举办油菜花节、梨花会等品牌节会,初步形成了赏花海、品美酒、游乡村、享民俗的全域旅游网络体系,用多元化、一站式的丰富业态和文化内涵吸引大量游客来民观光旅游,消费潜力和活力持续释放。
夜晚时分,走进民乐古城景区,灯光绚丽,人头攒动,各色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中,或参与书法、诗词接龙、猜字谜等各种游戏,或体验打铁、木塑画、手工刺绣等传统技艺,人群中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没想到民乐古城还能成为县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暑假从大学回来的陈同学和朋友一起结伴逛古城,对各类沉浸式文旅项目赞不绝口,“新奇有趣、耐看耐玩。这些沉浸式体验,将地方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既让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还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得以传承,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是一个“各行各业皆沉浸”的时代。今年以来,民乐县各类沉浸式项目接连涌现,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
走进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文化展览馆,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到四坝文化展览馆、农耕文化展览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展馆进行沉浸式观光浏览。霸王鞭、顶碗舞、麦秆画、皮影戏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游客留下了深刻记忆。
“为延伸观展空间,展览馆还设计打造了产品展销区,包含了陇上乡村系列产品、银河粉丝、滨河酒、优质藜麦等特色农产品,同时还积极挖掘、阐释文物内在特点,用创意‘圈粉’,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在游客中间也是大受欢迎。”文化展览馆讲解员介绍说。
随着县内各大景区的持续“破圈”,再加上顺应潮流的创意、技术和美学加持使得传统文化“鲜活可触”,不仅带动了景区及周边的文旅消费,也让其逐渐成为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助力城市人文经济发展的流量入口。
“我县以游客视角为主视角,不断丰富游客参与、互动和体验的沉浸式场景,持续推出系列文旅产品创新,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向荣表示,接下来还将积极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力争培育一批专业、热情、高素质的“小小导赏员”,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物有所值”的主观体验,为扩大文旅消费注入新的活力。(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