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跨越十年的救死扶伤接力
时间:2025-08-26 19:24:49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展示自己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展示自己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资料图)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为病人手写处方(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用电脑录入病人信息(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准备给村民打针(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右)在高岭村卫生室准备为村民测量血压(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在高岭村卫生室,潘雪梅医生通过电脑查阅村民就医信息(2025年8月18日摄)。右图:杜桂梅医生向村民交代用药注意事项(2011年12月7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给村民打针(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为村民把脉看病(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为病人配药(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在高岭村卫生室为病人找药品(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生(左)在高岭村卫生室为村民检查身体(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左)在高岭村卫生室给村民测量血压(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在高岭村卫生室,杜桂梅医生向村民交代用药注意事项(2011年12月7日摄)。右图:潘雪梅医生入户为村民把脉看病(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在广西南宁市高岭村,杜桂梅医生(右)入户为村民检查身体(2011年12月7日摄)。下图:潘雪梅医生(右)入户为村民检查身体(2025年8月18日摄)。

给感冒孩子开药,给关节炎老人贴膏药,给受伤村民包扎伤口……“85后”女村医潘雪梅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忙碌,她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高岭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

2011年,记者到这里采访时,高岭村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杜桂梅已经74岁,但仍坚持每天为村民看病,有时还入户为村民诊断治疗。时隔14年,卫生室有了新变化,年轻村医接过老村医的担子,接力为村民健康“站岗”。

据潘雪梅介绍,杜桂梅2013年退休离开高岭村卫生室后,黄肖美医生接了她的班。2022年,潘雪梅跟随黄肖美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黄肖美退休后成为这里唯一的村医,也是这个卫生室连续第三个女村医。

“村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琐碎,但对乡亲们来说却很重要。”潘雪梅表示,高岭村有2100多名村民,还有不少流动人口,平时除了为村民诊治病痛,还要入户做健康教育、开展村民慢性疾病随访等工作。

“乡亲们总是说‘有小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潘雪梅说,“我选择留在这里,就是想做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用医术守护大家的平安喜乐,是我坚守的价值和意义。”

标签:

最新
  • 新华全媒+|跨越十年的救死扶伤接力

    新华社照片,南宁,2025年8月19日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杜桂梅医

  • 最新资讯:南海热带低压接近 海南现风雨天气

    海南省气象台17日发布消息,南海热带低压逐渐向西北移动,可能于17

  • 每日热点:中国队2:3憾负波兰队 无缘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四强

    当地时间23日在波兰罗兹进行的2025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四分之一决赛

  • 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战略科学家们关心啥?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发布了具有引领性、创新性

  • 国家发改委:今年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是有保障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

  • 世界银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3%

    世界银行当地时间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

  • 捷途汽车张纯伟:以 “用户思维” 破圈 双展台登陆上海车展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车展共吸引26个国

  • 现货黄金首次突破3200美元大关

    北京时间4月11日,国际金价亚洲早盘时段上涨,创下历史新高,现货黄

  • 如何防止和缓解花粉过敏症状?医生教你几招

    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一些城市进入

  • 周一鸣,新任港警“一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

  • 中国草莓栽培面积近300万亩产量居全球第一

    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17日在江苏盐城开幕。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李天

  • 祖宾·梅塔首次携手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展开中国巡演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89岁的指挥家祖宾·梅塔首次与西

  • 全球多国同庆蛇年新春 多地举办活动感受中国年味

    春节作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上有很多国家

  • 谷子经济:千亿级产业不要只是风潮

    新春将至,不少消费者发现,今年各大商圈消费市场刮起了一股新风潮

  • 山西襄垣:千方百计兴产业 鼓起民众“钱袋子”

    家人们,上午好,这里是青南村新一佳家政公司,今年新增了大量的灯

  • 北京:42个地铁站完成非机动车停放治理

    天坛公园东门外,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焕然一新。通过蓝牙道钉、电子嗅

  • 旅游
    • 大模型时代更需加强企业用户信息保护

    • 西藏航空拉萨新运行保障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提升飞机高高原驻场能力 焦点快看

    • 2023年七月广西怎么玩?有哪些玩的?(多彩七月, “节里节气”攻略)

    • 关于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交割的通知